网站首页 >书法知识 > 石刻、刻字知识

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再访引沁济蟒工程” 本文来自: 济源网|济源社区 - 济源日报社主办(jyrb.cn)谢谢转载引用本文! 转载时如有可能请保留以下链接, 作者将表示感谢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3786 更新时间:2018年07月17日07:18:36 打印此页 关闭

    引沁济蟒工程是20 世纪60 年代后期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,自力更生、战天斗地的伟大创举,是河南省山区水利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。引沁济蟒工程的建设,是积极发动群众、充分依靠群众的结果。为纪念毛泽东同志《愚公移山》发表69周年,深入开展以“学习焦裕禄、争当新愚公,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”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本报策划推出“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再访引沁济蟒工程”大型系列采访活动,旨在进一步践行“愚公移山,敢为人先”的城市精神,激发全市人民的更大干劲和更高热情,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济源而努力奋斗。 

   穿太行南麓,环王屋东峰,贯北邙岭脊,总长2000余公里,润泽40万亩农田——她,就是被誉为“人工天河”的引沁济蟒工程。  济源论坛 河南石刻

   深山岩洞,岭脊石堆,一钎钎、一镐镐,无不流淌着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汗水;一寸寸、一段段,无不浸透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。半个世纪后的今天,记者一行深入太行、王屋的崇山峻岭间采访,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人民群众征服自然的无畏气概,我们仿佛看到了建设者们脸上刻写着的坚韧与执着。

    (一)

    没有喧天的锣鼓和鞭炮

    一条粗粗的绳子

    就揭开了

    战天斗地的序幕 

    “一天三次上下工大路就是一条绳” 

    粗粗的麻绳

    从此牵动了一个梦

    靠这条绳去拉动山、牵引河

    一双双手与你相握

    从此有了带血的绳

    地处华北腹地的济源,受季风和地形影响,降水量少,且严重分布不均,十年九旱。特别是沿太行、王屋的山前冲积地带,土质瘠薄,透水性强,常年干旱缺水。

    据史料记载,1941年至1943年,连续大旱,加上蝗灾,饿死百姓无数,“岭高井深水如油,十年九旱地不收”,“山岭和尚头,沟里没水流,季季种庄稼,年年没有收”,“料礓石头,地薄石硬,井深百丈,耕作费工,吃水如油,点滴如命”,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。

    上世纪50年代,济源人民治理蟒河取得卓越成效,然而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缺水现状。看到清凌凌的沁河水白白流走,而两岸群众守望沁河种旱田,济源上下萌生了引沁河之水补蟒河水源的想法。1959年、1961年,济源两度组织群众上山开渠,但迫于经济困难,加上工程量大、同时开工项目多,不得已两度停工。

    1965年,济源再度久旱无雨,严重的灾情再度激发了群众引水补源的决心,也促使原县委下定决心上马引沁济蟒工程。当年12月,6000名群众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奔赴太行山腹地,摆开了修建引沁济蟒工程的战场。仅仅6个多月时间,便完成了紫柏滩至蟒河口30.35 公里、可引水8立方米/秒的引沁济蟒总干渠一期建设任务,创造了“三年规划、半年完工”的奇迹!

    多年梦想一朝成真,济源上下欢呼雀跃,信心倍增;与济源毗邻的原孟县的决策者们也得到启示。在原新乡地委的支持下,济孟两县人民共同参与引沁济蟒二期工程建设。1969年,随着二期工程结束,滔滔沁河水翻山越岭,沿渠直达黄河北岸的北邙岭区。

    昔日的望天收成了旱涝保收田;过去的荒山秃岭、不毛之地,如今瓜果飘香,牛羊满坡。从1965年12月一期开工至1969 年二期完工,再到1975 年年底一期扩建竣工,10年间,济孟两地群众累计投工1891.3万个,建成引沁济蟒总干渠137.57公里和干渠、支渠1000多公里,劈山凿洞320 处,跨越沟河215 条,挪动土石807.4万立方米。世代贫苦的山岭区彻底告别了干旱、贫穷与落后,成为豫西北一块风水宝地。

    (二)

    没有推土机的轰鸣

    没有机器钻的嘶叫

    只有强健的肌肉、

    磨凸的钢钎和磨破的衣衫

    只有燃烧的激情推转着巨石、切割着山脉

    只有千百只钢钎在锻造着民族魂魄

    在论证一个伟人的断言

    愚公移山,改造中国

    听说要在太行山腹地修建引沁济蟒工程,曾有一位来自省里的水利专家说:“你们一缺专家,二缺材料,三缺机械设备,搞这么大的工程,难啊。”   这位“智叟”说的是实情。从上游的深山狭谷,到中游的跨沟越河,再到下游的北邙岭脊,设计中的引沁济蟒总干渠面临一道道技术难题。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,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,迸发了无穷的创造力和战斗力。在“土专家”、“土办法”面前,一道道工程技术上的难题迎刃而解。

    “没有炸药,群众自己动手办起了炸药厂;没有水泥、石灰,群众就利用山上的石头自建水泥厂、石灰场;工具不够,我们又办起了工具修配制造厂。”当年引沁济蟒工程副指挥长李传清回忆道。据不完全统计,工程建设期间,济孟两县群众累计为工地生产水泥6140 吨,加工炸药942 吨,烧制白灰6.11 万吨,编制抬筐数十万个,修造工具20余万件,筹兑粮食860万公斤,捐献木料、铁件、工具等不计其数。

    在引沁济蟒工程建设工地,人民群众是真正的“主角”。下放技术干部丁怀谦、梁统章和一帮“土专家”,时而爬行在悬崖间的独木桥上,时而攀爬在 “猴难走”的半山腰,时而站在崖顶外伸的“帽沿上”,时而腰系绳索悬空画渠线,多次遇险,又幸免于难;劳动模范郭俊,在120米长的“火烧皮”隧洞施工时,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出洞;炮手宋玉温,仅在唬魂潭会战中就13次攀登悬崖进行除险爆破;还有纵身跳崖拔出瞎炮导火线的李新乐,用身体挡住炮位身负重伤的李兴富,以及凿洞能手李宗儒,硬骨头李泽文,“铁姑娘”牛淑清、卫玉荣、黄莲芳……

    现已90多岁的李传清老人一直珍藏着一份引沁济蟒工程伤亡者的名单。在这份名单中,记者看到,在为工程建设捐躯的62 人中,年龄最大的42 岁,年龄小的只有17岁,其中3位女同志。还有一位被砸瞎双眼又砸断双腿的工人,尽管看不到也走不动,但3年里一直不舍得离开工地。因为,他要聆听水的声音。 

    (三)

    谁能说

    今日的济源生产的只是骄傲的数字

    谁能说今日的济源

    献给人类的仅仅是电、是光、是金、是银

    我们更骄傲的是精神,是气节

    因为我们是愚公家乡的儿女

    因为我们的脚下埋藏着金子般的财富

    因为一个民族能有辉煌的今天

    是因为她曾拥有

    灿烂的过去!

    “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万仞,本在冀州之南,河阳之北……”一则古老的寓言在玉川大地传颂。

    “老愚公一家老小能移山,咱人民群众为啥不能治水!”

    “就是一天打两寸,也要劈开太行山,引出沁水来!”“头可断,血可流,引不出沁水不罢休!”

    这就是当年的建设者们立下的铮铮誓言。为了引沁济蟒工程建设,他们不顾家中老人年迈、子女尚幼,卷起铺盖进驻太行山,夫妻、父子、兄弟并肩作战、前赴后继的现象比比皆是。原孟县槐树公社雷圪塔村的汤嗣高在王庄洞施工中不幸牺牲,其兄汤嗣升从胜利油田回来料理后事时,不仅没有提任何要求,反而向指挥部表示:“要奋斗就会有牺牲,所有后事由我来料理,老母亲由我带走赡养。”

    在工地,到处呈现你追我赶、争先恐后的施工场面。原轵城公社孙村大队男女青年比赛挖石塥,开挖进度由赛前的日人均1立方米,提高到赛后的日人均3.2立方米。原孟县缑村公社通过竞赛,使土方开挖由原日人均3.5立方米提高到4.4立方米。人与人之间的对手赛更为活跃,今天你一气能打300锤,明天他就能打500锤,更有甚者一气能打1800锤。退休工人崔立行拄着拐杖步行30公里来到工地,鼓励建设者们:“干吧,这关系到咱济源人民子孙万代的幸福,我还要多活几年,非看着这条大渠浇地不行!”

    那段岁月成为不少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。作为引沁济蟒工程的见证者,美术爱好者徐卫伟认为“说它功高盖世也不为过”。1966年,徐卫伟被抽调到引沁济蟒指挥部搞宣传工作,他和工人们一起上下工,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现场照片,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。2002年,市文联组织举办《难忘岁月——引沁济蟒工程老照片展》,徐卫伟捐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引沁济蟒工地建设老照片,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。年轻一代通过老照片了解了引沁济蟒工程的艰辛历史,内心受到极大震撼。

    如今,愚公移山精神已融入济源人民的血脉和心灵,汇聚成一种勇往直前、无坚不摧的力量。愚公移山已经成为济源最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标识,它所蕴含的“敢想敢干,开拓进取,坚韧不拔,团结奋斗”,不仅成为济源发展的动力,而且越来越彰显出非凡的时代价值和民族精神。

本文来自: 济源网|济源社区 - 济源日报社主办(jyrb.cn)谢谢转载引用本文! 转载时如有可能请保留以下链接, 作者将表示感谢! 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jyrb.cn/portal.php?mod=view&aid=1980&page=1&

上一条:黄庭坚《幽兰赋》:猪圈里挖出的宝贝 下一条:建议在济源市修建引沁济蟒纪念碑
  • 发表评论
  • 查看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。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